一、办学定位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以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教专家资格。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同意学校增挂泸州技师学院牌子。
二、悠久历史
学校的前身是川南经纬学堂,成立于1901年,是四川第一所“新学”。清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晚清第一词人赵熙为首任校长,朱德、恽代英等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培育出吴玉章、曾德林、黎英海等知名校友。
三、主要荣誉
四川省“双高”院校B档
本科层次职教人才培养试点校
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四川省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全国首批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
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
四川省首批优质兵员预征预储试点院校
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
四川省文明校园
四、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激流澎湃的长江之滨、沱江之畔,开设46个高职专科专业,在校生16624人,占地1504亩。
拥有纸质图书1034412册,数字资源量3199834册(小时)的现代化图文信息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工程造价生产性实训基地)、成渝双城经济圈川南公共实训基地、川南最大的诺博幼儿园、五星级首旅建国饭店、四星级洲际酒店、酒城文化创意美食街、天猫超市等优越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室内体育馆、恒温游泳馆,温馨舒适的标准化宿舍、食堂,为师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生活保障。
五、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738人,其中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天府学者”特聘专家3人,全国技术能手、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常驻外籍教师4人。聘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国平等兼职教师328人。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1个。
近年来,教师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63项,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专利26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2项。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省级以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120余人次。
六、合作交流
学校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泸州市“一体两翼”战略新需求,按照“专业—产业集群—产业链”逻辑,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构建432专业群架构,重点建设酿酒技术、学前教育、大数据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4个高水平专业群,着力打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建造技术3个骨干专业群,大力支持艺术设计、跨境电子商务2个特色专业群,实施以群建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推行“1+1+1”专业建设模式(即一个专业对接一个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依托一个本科院校、科研院所或行业协会),与中国酒业协会、郎酒、泸州老窖、哥大诺博、华为、国信蓝桥、吉利汽车、洲际集团、豪能科技等合作,毕业生高端就业达50%,海外就业达10%。
七、教学科研
学校有国家骨干专业3个(学前教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学前教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1个(酿酒技术专业),国家1+X试点证书17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艺术设计专业)。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完成省级教改项目15项。教师出版学术专著28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80余篇(SCI和EI收录40余篇);教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先后在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大赛、全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大赛等技能竞赛中获奖1100余人次,其中省级一等奖以上240余人次,涌现出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林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梅杰、四川省勤学奋进新青年林厚坤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八、社会服务
学校是四川省首批第三方评价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可承担砌筑工、钢筋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在内的19个职业23个工种中、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技能等级认定。学校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四川省退役军人专业技能承训机构”“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四川省统计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各类社会培训40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