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考察发现,长江江豚数量为1249头,比2017年增长了超过20%,首次实现历史性增长。
江豚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通过江豚数量的增长,我们能看出长江流域水生生态系统有了哪些变化?
首次出现历史性增长
在此之前,我国科学家曾对长江江豚进行过三次科考。第一次在2006年,调查到的种群数量为1800头;第二次在2012年,数据为1045头;第三次是2017年,数据为1012头,从2006年到2017年,长江江豚的数量持续降低。
但2022年的科考数据为1249头,首次实现了种群数量的增长。与2017年相比,这5年来增长的比例约为23.42%,年增长率大约为4.3%。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考察中,考察队员发现了99对母子豚,数量也显著高于往年。据参与了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考察的业内人士告诉我们,长江江豚减少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整体数量可能正在慢慢恢复。
不同区域的江豚恢复速度也不同。洞庭湖的江豚种群增长较快,约为47.27%;长江干流的种群也增长了33.71%;鄱阳湖种群的增长相对较慢,仅为7.66%——这与鄱阳湖去年夏秋冬连续干旱有关,江豚可能大量往长江迁移。
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被誉为“微笑天使”。不过,专门对长江江豚的数量进行摸底,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更是因为江豚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业内人士告诉我们,长江过去有两个旗舰物种——江豚和白鱀豚;但现在,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长江现存的水生哺乳动物只剩下江豚。江豚位于食物链顶端,江豚吃鱼,鱼吃浮游生物或水生植物。复杂的食物链中,包含了从植物到小型动物到大型动物,因此对江豚这样的旗舰物种进行调查,就能了解长江水生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换言之,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指示物种。
通过此次调查,也可以得知,长江中下游干流栖息地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能够满足江豚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需求。
十年禁渔,水质改善
长江江豚数量的回升,主要与水质改善、渔民减少捕捞有关。2020年,长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禁渔之后,渔业资源逐步恢复,江豚的食物得以增加,种群数量也随之恢复。另外,公众的保护意识近几年也明显提升,渔民误捕江豚后会将江豚放生,各地的巡护队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除了继续“十年禁渔”的政策,还会加强长江的水环境保护,减少水质污染。通过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修复,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考虑生态因素,减少对长江环境及其中物种的影响,保护长江的水生生态环境,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动物——不仅长江江豚,还有中华鲟、大鲵等多种鱼类,以及迁徙的候鸟等,都将得到更好的生存资源,生态系统也会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