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换机周期变长,手机厂商被爆砍单两成

    www.lz114.cc来源:南方都市报时间:2022-04-22

记者近日针对国内各大手机品牌有关手机“砍单”一事进行求证,对此话题,厂商们都有点讳莫如深。小米、vivo、荣耀回应记者时都表示,“没有听说此事”。


有厂商表示今年还会扩大生产线。一加回应记者称,该公司目前没有砍单,“我们现在还在推新的产品线Ace系列,比之前扩张了产品线。”realme方面也表示,今年国内将按照30%的增长目标在努力。


在采访过程中,仅有OPPO回应称,“一季度手机市场大盘的波动在预料之中,OPPO的市场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下,他们尊重市场规律,主动采取务实和略微保守的库存管理方式,谨慎并积极地应对市场的阶段性波动,稳健经营、保证企业的健康运作。“我们会继续坚持长期主义,包括在创新技术、芯片上的持续发力;我们会继续坚持精品战略,提升用户的极致体验,同时提高产品、服务和渠道的竞争力”。


一季度零售端销量大幅下降,“其实2020年感觉影响不大,反而销量下降的趋势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今年上半年影响最大。”近日,在广州最大的线下手机零售商场中华广场开手机店的王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去年底至今,营业额同比下降了超过三分之一。对于未来走向,王先生表示还会继续观望一下。


2021年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一度强势反弹,总体出货量累计9797.3万部,同比翻番,上市新机型累计122款,同比增长48.8%,但自二季度开始手机市场复苏势头开始掉头向下。


根据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2月手机出货量仅有1486.4万部,同比下滑31.7%,这是近一年多以来的最低值。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为4788.6万部,整体同比下滑22.6%,5G手机出货量也罕见地出现了下滑,同比下降了11%。

中国信通院:今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1-2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也证明了这一趋势。据海关统计,1-2月份,我国出口手机1.3亿台,同比下降20.6%。


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2月OPPO(不含realme)销量仅为400万部,同比下跌45.7%。vivo(不含iQOO)、小米也分别同比下滑了38.6%和20%,苹果降幅较小,仅为4%。前五大手机厂商中,只有去年同期尚未全面回归市场的荣耀,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

有不愿具名的手机厂商内部人士透露,2022年1-2月中国市场上,大品牌中仅苹果、荣耀实现正增长,尤其是荣耀线下增速快。2月环比1月,各品牌和大盘保持相同走势下降20%左右。2022年1-2月,大盘销额同比下降4%,销量同比下降8%,而2月环比1月下降24%,3月预计环比同环比均降16%,预计一季度同比下降超过10%。


各方预测今年全年出货量下降,市场研究机构IDC4月14日表示,由于全国阶段性疫情影响,IDC将下调对2022年全年中国终端市场预测数据。IDC指出,2022年中国终端市场最初预期出货量达到8.8亿台,增长率为6%。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3.1亿台, 同比下滑5.5%,截至4月初,各地不间断的疫情导致市场库存明显提升,物流、上游配件和整机生产的不确定因素也较为突出。结合近期原油等原材料成本上升,综合判断下,IDC将下调2022年全年终端市场预测,其中智能手机、PC、显示器等影响较大;可穿戴,平板等影响相对较小。


IDC中国研究总监武止戈认为,智能手机采购计划延缓。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7500万台, 同比下降13.7%. 一方面由于终端产品的碎片化,使得更多消费者采购了平板、可穿戴设备等多元化产品。另一个方面,不间断的疫情也导致消费者移动性减少,更多消费者延缓了智能手机等产品的采购计划。


日前,多位供应链高管也同样释放了这样的信号。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日前对媒体表示,由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新冠疫情等原因,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出现放缓迹象,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领域均受到波及。在近日的业绩交流会上,京东方执行副总裁高文宝也表示,从今年市场调研的分析看,智能手机出货量会出现下降,低端手机受冲击比较大。


荣耀CEO赵明日前在接受南都记者等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今年预计中国的手机市场会出现一定的下滑,总量跟去年相比会减少一些,具体减少多少,其实还取决于整个疫情情况的影响。


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到30个月,前述手机厂商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手机市场遭遇“寒冬”,主要两方面原因:一是春节错位;二是经济、疫情、消费等大势影响。


不久前,一则有关国内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的消息引起热议。过去多年,换机周期18个月是业内共识,但当前国内消费者的换机周期被拉长到30个月左右。不少年轻人抑制住换机的冲动,变得佛系起来,“手机如果能正常使用,何必换呢?”


据TrendForce研究显示,由于2021年第四季销售不如预期,今年第一季智能手机市场除了要调节积累的成品库存外,亦受季节性需求低迷影响,导致本季生产表现本就相对疲弱。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此前向南都记者分析表示,除了芯片紧缺导致价格上涨,从而“劝退”了部分消费者,另一方面,目前手机功能升级乏善可陈,对消费者的换机积极性提升不大。


其实可以看到,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至今,众手机厂商也注意到这点,并尝试作出改变,新推出的产品除了折叠屏产品外,其它产品线价格大多比以往要低。


有手机厂商供应链负责人表示,实际上从2021年第三第四季度开始,降价已经成为了手机厂的主旋律。


芯片供需失衡的AB面,众所周知,在过去两年,全球各行各业陷入“缺芯”危机。有业内人士介绍,一部智能手机中,主要使用的芯片包括主芯片(应用处理器AP)、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摄像头芯片、显示/触控芯片、指纹识别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连接芯片(Wi-Fi、蓝牙)等。另外,部分智能手机也会搭载专用的音频芯片、用于图像处理的DSP芯片、虹膜识别芯片、感光芯片、协处理芯片等。


手机市场2020年、2021年一片向好的时候,“缺芯”危机已成为厂商们“攻城略地”的拦路虎。去年小米三季度财报会议中,对于智能手机当期出货量的同比下降,该公司认为主要是由于包括SoC在内的全球核心零部件的供应短缺。小米总裁王翔在电话会议上坦言,“我们出货量减少的核心原因就是缺货造成的。”据称因为芯片缺货,影响了小米手机大概1000万-2000万的出货量。“虽然2022年上半年还是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但是情况会渐渐好转,而下半年供应可能好过上半年。”王翔当时预测。


为了获得稳定货源,不少厂商采取的是“提前囤货”策略。2021年初,小米集团手机部总裁曾学忠告诉南都记者,从前一年三四季度开始已对未来两年的产品进行规划,“某种意义上叫芯片或者核心器件的锁定,实际上我们很多器件都锁定了一年、两年,甚至有些到三年。”赵明日前也告诉南都记者,今年上半年,荣耀的芯片供应“应该说是完全解决掉。”


不过,当初厂商们大量囤储“芯片”,或许是为了配合高端手机策略。根据《Canalys 2021年度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0%。Counterpoint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市场手机的平均售价已经从过去的1500~2000元增长至2700~3000元的价位段。


realme副总裁徐起日前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更是表示,“在中高端(手机)上面,大家准备比较充分。”


但今年上半年,各大手机厂商高端路线受挫,销售不达预期,开始重新聚焦中低端市场。但低端机型的芯片似乎准备不足。徐起在谈及去年公司千万销量目标时就表示,“为什么这场仗我们打的还是有一点点小费劲,就是因为在千元的价位段,目前有一点缺芯片。”


当初用高价订货储备的芯片,厂商们自然舍不得匹配在低价位的手机机型上,权衡造机成本之后,对供应链“砍单”的行为就不难理解。


上游供应链承压,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中国主要安卓手机品牌今年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原2022年出货计划的20%,未来几个月订单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联发科是此轮砍单影响最大的手机供应商。郭明錤在社交媒体上称,约七成削减的订单使用的是联发科芯片。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2月联发科SoC(主芯片)销量环比下滑25%,同比下滑10.2%,跌幅仅次于受美国制裁的华为海思。


对供应链“砍单”的现象,有手机行业供应链负责人表示,芯片、内存半导体等电子物料都是按照一个时间周期来备料,比如一个季度、半年或者一年来备货。“材料费比较贵,生产周期长。一般这种物料生产周期是90天,基于此,不是厂家想要多少就能拿到多少。另外,供应链不会根据厂商的计划来生产物料,而是根据大盘来生产。现在需求降低,就下调幅度,不然波动性很大就会造成积货。”


该负责人还透露,其实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联发科和高通的芯片(主控芯片)已经开始降价,“最近深圳华强北高通、联发科的芯片突然多起来了,但是现在没人要了,芯片现在是无价无市的状态”。


“我们去年5月时就发现供应链的供需问题会爆发出来。现在比去年还要严重的一点是,除了供应链面临砍单,还有一大批货压在渠道里无法套现,这个问题近在眼前了。”上述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开始已经有手机厂商开始陆续砍单,上游供应链厂商的压力上涨。为了消除恐慌,供应链会要求手机厂商提前收账。而手机厂商为了避免挤兑、快速回款,则会降价出售手机产品,尽快回笼资金,不然就会造成现金流下降的情况。但现在终端销售下滑,最终资金压力还是会传导到上游供应链。


但现在终端销售下滑,最终资金压力还是会传导到上游供应链。有供应链人士表示,因为电子物料的材料费比较贵,生产周期长,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在制造一批电子物料前,很多供应链厂商都会购买保险。而不同的物料对应不同级别的保费,越有针对性的保险其保费越贵。“为了避免手机厂商砍单,现在上游供应链厂商的物料保险费用都涨价了。”


对于上述供应链情况何时会回暖,上述负责人认为,最终还依赖供需关系,要看终端的出货情况。